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4)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河南老汉挖出10万年前“化石”,打破非洲起源说(4)

来源:考古与文物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25 23: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同时,与“许昌人”存在唯一相似性的是欧洲尼安德特人,如果“灵井遗址”能够找到新的完整头骨,或者能对头骨上DNA进行分析,那么早期欧洲智人和亚

同时,与“许昌人”存在唯一相似性的是欧洲尼安德特人,如果“灵井遗址”能够找到新的完整头骨,或者能对头骨上DNA进行分析,那么早期欧洲智人和亚洲智人之间存在交流的学说也会得到直接证实。

李占杨团队最初围绕在灵泉附近发现的动物骨骼以及古石器,是早期智人集中处理猎物、加工兽皮、打磨工具的营地,而随后在第十一号号和十三号探坑内,还发现了牙制工具、陶片以及早期雕刻艺术品。因此“灵井遗址”是少见的旧石器、新石器均有分布的完整遗址群。

如今“灵井遗址”已经成为带动河南许昌旅游经济的重要引擎,而李占杨团队也在此驻扎了将近十五年。


当初首次提出“灵井镇可能存在古人类痕迹”的周国兴教授,如今已经退休,而他后来在看到“许昌人”头骨的发现时,也第一时间赶赴了灵井镇。

原以为找到一块普通玉石的老伯,早已身赴黄泉,但作为第一个挖出“宝贝”的当地群众,能够看到家乡有着关乎国家起源的早期智人遗迹,在临终之时也是含笑而去。

“许昌人”不仅打破了“非洲起源说”,而且给中华民族找到了根基,至今都是古人类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章来源:《考古与文物》 网址: http://www.kgywwzz.cn/zonghexinwen/2022/0125/661.html

上一篇:《中国功勋艺术家》——殷厚宽
下一篇:申威隆:走出大学校门,我到哪里参加过工作?